淮安市加快大運河文化帶海峽兩岸基地建設
自淮安大運河文化帶獲批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以來,淮安市利用基地現有的運河博物館、淮揚菜文化博物館、淮安國際攝影館等陣地,積極發揮大運河作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平臺的功能作用,使基地成為兩岸同胞交流合作、回顧歷史、品位文化、暢敘親情和尋找更多合作發展機會的重要平臺。
著力完善基地基礎設施,提升淮臺交流的硬實力
出臺《淮安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并以此為主線,梳理項目、細化目標,著力構建“五園三帶十點”主題展示區。系統謀劃、啟動實施了約125公里、基本覆蓋淮安全域的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工程,市大運河辦推動市委市政府出臺《淮安百里畫廊實施意見》,聚力打造人文、生態、富民、宜居的綜合性畫廊。目前,淮安大運河文化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重點項目、大運河百里畫廊的引領示范工程——板閘遺址公園基本完工;里運河文化長廊“四行”系統基本建成,兩岸環境再度升級,三亞路人行橋投入使用;淮安區全國青少年思政教育核心基地建成使用;環洪澤湖公路超計劃開工84.26公里,道路部分基本貫通;二河西堤道路和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完工,東港體育公園等基礎設施投入使用。
著力宣傳基地品牌,提升淮臺交流的影響力
先后成功舉辦淮安兩屆全程馬拉松比賽、淮安首屆大運河龍舟公開賽;連續兩年主辦了全國A級賽事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吸引全國各地參賽總人數近千人;成功舉辦了五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第五屆活動齊聚了運河沿線8省33市90余項非遺項目集中展示展演,吸引了近20萬人次市民和游客參與。聯合人民文學雜志社成功舉辦第三屆著名作家“運河之都·淮安”采風行活動;舉辦“運河之都·百里畫廊”美術攝影作品展、大運河百里畫廊項目推介會暨《聲律大運河》首發式,創作百尺巨幅長卷晉京展覽;歌曲《天下運河》獲得省第十二屆“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深入推進大運河智庫建設,創建淮安市大運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決策咨詢研究基地,2022年形成“淮安以大運河百里畫廊引領‘運河之都’列入全國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十件大事”等重大成果。
著力釋放基地交流功能,打造淮臺文化交流新高地
淮安大運河文化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共計承接舉辦淮臺各領域交流活動80余場,臺灣各界人士參與交流8000余人次,形成了對臺交流“葡萄串”,打造了淮臺文化交流新高地。先后舉辦“海峽兩岸運河文化采風”、“攜手運河行 共敘兩岸情——臺商臺胞走淮安”、“淮揚菜名宴西游記素齋宴品鑒活動”、“‘遇見美好江蘇·尋星紫金之巔’兩岸媒體人聯合采訪活動”、“淮安·新北智慧社區論壇”、“臺商臺胞攝影大賽”、“中華文化研習營”、“海峽兩岸美食達人交流年”等國家、省市層面對臺交流活動。助力海峽兩岸青年交流,承接舉辦“兩岸青年菁英特訓營”、“兩岸青年古典詩詞(運河主題)聯吟大會”、“兩岸大學生運河文化體驗營”等活動,打造兩岸青年交流融合平臺。(市大運河辦 市臺辦)淮安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
http://tb.huaian.gov.cn/gzdt/content/16855488/1686190327866j4H7Nqr1.html